2020领导参阅增刊第1期
关于当前确保我市经济
稳定增长的分析与建议
最近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指出:“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,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,统筹做好‘六稳’工作。要坚定信心,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,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。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,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,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。”这对于我们统筹做好防控疫情与稳定经济增长,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我们必须在紧抓不懈防控疫情的同时,努力绷紧“发展”这根弦,确保完成我市全年各项目标任务。
当前,疫情发展尽管尚未见底,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,我们必须及早组织力量,切实加强疫情对我市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研判,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应该看到,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“非典”在宏观背景上有很大不同,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进入WTO后的贸易井喷期,叠加了投资主导发展模式爆发和人口红利窗口,所以经济恢复较快,疫情所产生的影响很快被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冲抵。而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同时,又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,而且影响范围、持续时间都与2003年的情况截然不同,因此疫情冲击带来的边际效应会更大,缓释疫情影响的时间会可能更长,因此努力稳定经济增长,确保完成全年目标的任务必然更加艰巨。
从宏观上看,权威专业机构分析认为,如果疫情能在二季度被基本控制住,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能会出现较大反弹。针对此次疫情,标准普尔初步评估认为疫情可能使中国的GDP减少1.2个百分点,摩根士丹利认为疫情会影响中国GDP增长0.5到1.1个百分点,影响全球GDP增长0.15到0.4个百分点。专家估算,疫情对全国一季度居民消费冲击约2个百分点,影响一季度GDP约0.8个百分点;从工作日情况计算,估算疫情对工业生产冲击约0.1个百分点;对出口的影响约5个百分点,对一季度GDP冲击约1个百分点。
从我市的情况看,我们初步分析,疫情对我市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至少在以下四方面。一是疫情对我市服务业的冲击最明显、最直接。旅游、公交、物流、娱乐、商贸、餐饮等行业在疫情影响下都受到重创,但其在我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,而且一旦疫情解除,其恢复和反弹也是最迅速的。二是疫情对我市工业经济具有连锁影响。企业因疫情而影响正常开工,或因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停工而使得生产脱节,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。一方面可能进而引发一些企业难以维持,总体上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;另一方面,由于工业经济是我市的主体经济,必然对我市GDP增长带来不利影响。三是疫情对我市开放型经济的延后影响不容忽视。如果疫情持续,有可能影响到外贸出口订单的萎缩,甚至影响到外商的投资信心,对我市下半年乃至和明年引进外资、外贸出口等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。四是疫情对我市财税收入会产生一定影响。为降低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,最近国家和省、市均出台了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和缓征措施,这在总体上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,但短期看对我市财税收入必然影响较大,会产生一定比例的政策性减收。同时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因疫情而受挫,在税源增长上也会形成一定的“减收”效应。
今年是实现小康目标和“十三五”发展的收官之年,更是谋划“十四五”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启动之年,任务艰巨而繁重,原本稳定经济增长的压力就很大,现在加上疫情的影响可以说是“雪上加霜”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,疫情不会削弱我市潜在增长能力,这些影响都不是长期的。最近一阶段,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全力以赴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,对于稳定我市经济增长十分重要。当前我们必须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稳定增长“两手抓”“两不误”,进一步提振全市上下发展的信心、决心,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。
一是进一步分解压实全年目标任务。要力争把不利影响局限在一季度,尽可能不传递到二季度,避免造成全年影响。要确保全年增速不降,围绕今年GDP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,倒排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季度时序进度,分解压实各板块的具体目标任务。尤其是主要的核心指标、小康指标必须确保如期完成,比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小康目标时指出,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比2010年要实现“翻两番”,我市必须确保高水平实现。
二是紧紧抓住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。结合我市经济结构,必须紧紧抓住确保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,比如,工业经济在我市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,必须努力稳固其增速,进一步提升其对GDP的贡献份额;各级开发区是苏州经济发展的“重中之重”,必须进一步强化其“经济引擎”功能,充分发挥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;外贸进出口对于苏州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,必须努力稳定外贸,进一步做大进出口规模,更好发挥外贸的拉动作用;固定资产投资是苏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,必须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,把完善公共服务、切实改善民生与推动经济增长更好结合起来,切实增强投对实现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;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,尤其是规模型骨干企业是苏州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,稳企业才能稳增长,必须加大对带动性大、增值性高、创新力强的企业的服务,全力扶持其复工复产,推进其更好发展,努力夯实苏州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。
三是全面增强和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的重大优势。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龙头,某种意义上,稳住了开放型经济,也就抓住了苏州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。我市开放再出发大会已作出了全面部署,当前必须结合防控疫情的新情况,围绕“中国对外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”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”“苏州永远是最佳投资热土”等主题,加大对外宣传力度,使外商更深地了解苏州,增强投资信心;必须以建设自贸片区为契机,高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精准创新政策举措,全面加大亲商、安商力度;加大全市资源要素的统筹整合力度,创新形成全市域一体化的、统分结合的体制机制,实现招商打出重大优势品牌、土地向重大项目倾斜。
四是积蓄势能抢抓反弹机遇。我们感到,从宏观上分析,疫情一旦进入相对稳定时期,旅游、餐饮等服务业以及某些制造行业必然迅速反弹、率先复苏,这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,积极组织开展这方面的市场分析研判,先期制订出台相关的配套激励政策,引导企业练好内功,做好迎接市场复苏的各项充分准备。